陕西陇县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办法,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熟悉适应基层环境、丰富农村工作阅历,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村官提升素质、增强能力、成长成才。
强化交流观摩提素质
该县建立大学生村官定期交流观摩制度,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上旬,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全体大学生村官到各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村级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党员致富带头人园区进行集中交流观摩,让他们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出差距,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提升素质。
5月18日,该县第八次组织33名大学生村官走进了省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陇县温水镇坪头现代农业园区,让全体大学生村官进行实地观摩学习食用菌栽植管理技术,开展体验式创业技能知识培训。由园区“带头人”李晓红现场为大学生村官讲解了创业历程、创业感受、创业经验,讲解了食用菌栽植管理技术等,帮助大学生村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
强化实践锻炼增能力
镇、村党组织给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抗洪救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的工作,增强他们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以“发展一项致富产业、帮助一名困难群众、联系一名致富能人、输出一名剩余劳动力、协抓一个建设项目、调解一件民事纠纷”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提升能力。
在活动中,该县先后8次组织大学生村官走进县镇13个农业园区、示范基地等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引领群众发展烤烟、栽植核桃、建设设施蔬菜园区,引导和推动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创业富民。目前,已初步创出“村官+农户+企业”、“村官+基地”、“村官+合作社”等多种创业形式,培育出坪头现代农业园区、高堎奶畜园区、梁甫优质苹果示范基地等7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基地),4名大学生村官投身引领群众致富的创业富民行动,带动4760多户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同时,该县选派14名大学生村官担任贫困村党组织副书记,联系帮扶42户群众脱贫致富,调处矛盾纠纷93起,大学生村官的沟通协调能力明显增强。
强化帮带引导促成长
针对大学生村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实际,实行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镇领导帮思想,提升思想境界;包村干部传政策,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村干部教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握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成长成才。
“梁书记,听说县上将举办一个新媒体运用能力专题培训,我们大学生村官可以参加吗?”日前,该县东风镇枣林寨村大学生村官张燕华试探性地问她的“思想导师”——东风镇党委书记梁新科。梁书记说:“年轻人爱学习,我支持!我给你联系宣传部领导,把咱镇大学生村官也纳入培训范围。”这是该县镇领导担任“思想导师”与大学生村官交心谈心、帮助解决工作中问题的一幕。
4月是春耕春播大忙时节,在该县田间地头,宣传政策、讲解技术、协调农机、助耕帮扶、送科技、送农资……到处是大学生村官与群众并肩协力闹春耕的繁忙景象。“在大学生村官小董的帮助下,我第一尝试了测土配方,他又是拉绳放线,又是协调良种,帮我跑前跑后忙播种,3亩玉米一天就种上了。”温水镇峡口村张宝兴高兴地夸赞。
该镇村支部书记戚德宝给大学生村官董博当“工作导师”,给小董教与群众打交道、种玉米、旋地、拉线点种等技术,帮助缺劳力、缺技术、缺农资的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干农活中,大学生村官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田间地头成了大学生村官践行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课堂。
通过实施“三个强化”,该县33名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截至目前,大学生村官协助村干部新建畜牧养殖园区11座,完成核桃建园5200多亩,硬化水泥路86公里,实施自来水改造308户,调解群众纠纷58起,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