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举行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点燃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记者采访中发现,绵阳大学生在各方好政策扶持下,纷纷选择自主创业。
学生妹创业获YBC支持
“吉鼓奶茶”要做大
12月9日中午,城区马家巷里人流如织,几个女孩,围站在“吉鼓奶茶”外卖点里,买奶茶喝。沿巷前行,拐弯走进孙家巷口,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家“吉鼓奶茶”店,进去一看,老板竟是去年才大学毕业的绵阳女孩斯词。
2010年,斯词在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读大三时,作为交换生前往新加坡留学,结识了一批爱喝奶茶的人,斯词萌生了开家奶茶店的念头。
2011年7月,斯词毕业后,回到绵阳,在马家巷开了家铺面仅3平方米的“吉鼓奶茶”外卖店。2012年4月底,斯词在孙家巷开了一家约100平方米的主题奶茶店,总投资30余万元,除了向父母借的7万元外,别的投资来自马家巷的奶茶外卖点。这时,斯词的奶茶团队发展到了5个人,其中有两人是大学女生,店里的饮品种类增加到了百余种。在父母的帮助下,“吉鼓奶茶”进行了商标注册,还享受到大学生创业免税政策。
2012年11月30日,斯词参加了第三届绵阳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决赛,获得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组织5万元的无息贷款,用于发展奶茶事业,斯词表示,“争取将"吉鼓奶茶"品牌做大,做成速溶的,能在超市里出售。”
据悉,第三届绵阳市大学生创业比赛由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举办。今年7月以来,创业者积极踊跃报名,申报项目62个。经过资格审查、初审和复审层层筛选后,包括斯词在内16名大学生选手及其团队进入决赛,参赛项目覆盖种养殖、教育文化、制造业、服务业等。
大学生村官种猕猴桃
盼资金技术有支持
韩飞是北川通口镇茶花村人,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于2007年10月,返乡成为解放村的大学生村官。2009年,为推动灾后农业产业化项目重建,韩飞带头承包了村里的10亩土地种植番茄,喜获丰收。这不仅带动了村民种菜,也点燃了韩飞的创业激情。2011年3月,韩飞和通口镇的另9个大学生村官,投资10万元,共同在通口镇井泉村租赁土地70余亩,栽种了7000多株猕猴桃,建起大学生村官创业园。
12月8日下午,韩飞介绍,现在,党委政府十分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他们的创业园里,猕猴桃种苗和钢架棚是免费的,这两年,用于培育猕猴桃的40多吨肥料,政府付款一半。2012年5月,当地党委政府又拿出4万元,帮这群大学村官建起了6亩猕猴桃种植示范园。还派韩飞等村官到广元苍溪、什邡、汶川等地学习栽种技术。
韩飞也参加了第三届绵阳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他说:“当前,猕猴桃园里最缺的还是资金,因为要缴土地承包费,还要继续进行施肥投入等。希望能继续拓宽大学生创业的优惠范围,有关农技部门能在桃园里设个点,进行种植技术指导。我们有信心将这70亩猕猴桃栽好,明年秋季,预计有10亩地的猕猴桃约1万斤,能收获。”
据悉,近年来,北川积极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多渠道破解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难题。实施县级领导干部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干部“导师制”,力争培育大学生村干部成为创业先锋。
大学男生开6家网店
期待与本地制衣厂对接
何飞今年22岁,是绵阳师范学院大四的学生,开网店已三年,目前在淘宝网上经营了6家外贸男装店,有了自己的办公室,配了十几台电脑,还有一批固定的客源,每月收入不错。
何飞介绍,读大学开网店,既实现了创业梦想,也没耽误学业。现在即将毕业了,还是想先找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把网店发展得更加有规模、成体系。
何飞说:“我在网上看到党的十八大报告里说,要支持帮扶大学生创业,我现在最想申请到无息贷款,这样就有资金来扩大我的网店了。我还希望能与本地的服装生产企业直接实现产销对接,这样既可以扩大货源和市场,我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把自己对服装设计的想法融入到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