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官’变成‘乡官’,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我深感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慈利县通津铺镇年轻干部张懿之前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今年3月参加慈利县“三类人员”选拔考试成功晋级为乡镇领导干部,她坦言以后自己将更加积极地发光、发热。
近年来,慈利县将大学生村官出路作为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来全力解决,采取选拔、招录、创业、留任、深造等办法为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畅通渠道,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一批”。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97名大学生村官实现有序流动,占招录总数的85.7%。
公开竞争选拔一批。最近几年,慈利县先后开展2次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公开选拔工作,2011年公开选拔3名大学生村官为乡镇领导干部,今年再次选拔9名。同时,对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的公务员进行重点培养,目前全县已培养具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的副科级以上干部20人。
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一批。该县及时收发各地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分享考试经验,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踊跃报考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还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官等“四类人员”定向招考。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有104人考录公务员和选调生,53人招录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自主创业转型一批。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难的问题,慈利开通大学生村官创业绿色通道,从政策、信息、项目、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
积极创建创业培训示范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创业培训示范点10个,大学生村官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发展致富项目25个,辐射带动种养殖户800余户。
村级岗位留任一批。慈利县还积极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干部,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目前留任的32名大学生村官中,有3人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支部书记,11人被任命为村支部副书记,极大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结构。
学习深造分流一批。慈利县为每个大学生村官提供学习深造机会,并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联系有关导师,为大学生村官备考做好专业指导。全县已有80多名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200余次,有9名大学生村官考取全日制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