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在湖南益阳市笔架山乡中塘村超级杂交稻千亩示范区,大学生村官农技指导员夏宇东和同事们一起,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汇报株两优819、陆两优996的生长情况。院士与“村官”的科技对话,成为该省超级稻“种三产四”(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达到一般水稻品种四亩的产量要求)现场观摩会的亮点。
益阳市是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科研和推广示范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村官农技指导员”则是益阳市立足超级杂交稻丰产工程、培养锻炼农村后备科技人才的创新举措。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有14名大学生村官担任这一职务。
起初,很多人并不看好大学生村官农技指导员队伍,认为他们大多是非农专业出身,除了放放技术光盘、发发科普资料外,对超级稻植保没什么发言权。为此,当地组织部门及时与涉农部门联系,启动村官工作联动机制,为每名村官农技员安排一名农业导师,通过结对帮扶,手把手指导,帮助村官农技员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
经过2年多的辅导,这些“村官”渐渐掌握了超级稻软盘育秧、分蘖肥施用、测土配方施肥等专业技术,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技术指导”。在中塘超级稻示范片,夏宇东除负责日常的数据收集外,还和同事们一道,结合农村远程教育,与市、区农技部门建立即时网络交流平台,通过视频及时展示片区作物生长过程,与兄弟示范区共同开展超级稻品比试验。袁隆平院士现场详细询问了超级杂交稻生长过程中的若干细节,对大学生村官农技员深入细致的工作表示满意。
在超级稻技术推广过程中,大学生村官曾达峰在自家责任田试点“早超 晚优”,通过创新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成为当地闻名的科技示范点。益阳市赫山区有关领导在超级稻示范区考察时,诙谐地说:“种三产四”不只产超级稻,还“种”出了一支年轻的大学生农技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