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鹿泉区主动对接大学生村官需求
2016-10-08 14:1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鹿泉区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围绕“农村需要什么,大学生村官能干什么”这一问题,精心设置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合理调配大学生村官资源,以村需求为导向,以“五星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志愿服务队为载体,明确职责、落实帮带、科学管理,推动大学生村官在强基层组织、促农村发展、助农民增收中充分发挥作用。

  对接需求明职责。该区立足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抱犊寨片区建设和“五星乡村”创建工作,引导全区大学生村官积极主动对接重点任务需要和村集体与村民需求,以“需求侧”引导“供给侧”改革,围绕面貌提升、产业发展、文化资源挖掘等工作,落实大学生村官6+1岗位职责,结合本人专业、特长和任职村当前重点任务,成立了“鹿泉区麓尚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下设政策宣传队、文化讲解服务队、产业技术帮扶队、矛盾纠纷调解队等志愿服务队等小分队,在政策宣讲、宣传传统文化、助力富民产业、开展电商扶贫、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作用。考虑到一些村没有大学生村官或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与村当前需求不尽契合的问题,该区还建立起交流机制,各村提出需求,区委组织部根据需求统筹调配“人才”,在全区范围内促进大学生村官岗位交流。急需发展经济的,调配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大学生村官到村;急需农业特色技术的,安排农林专业学生到村轮岗,不仅使各村需求得到“精准”满足,为大学生村官找准了成长成才的舞台,推动了大学生村官自我发展。

  多方帮带促成才。为促使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更好发挥作用,该区改变区委组织部一家“单打独斗”做法,注重发挥全区合力,形成多部门合力、多方式培训、多平台实践的局面。一是多部门合力指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宣传、旅游、史志、团委、文联、农牧、商务等部门,立足各自业务,从不同角度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官志愿活动开展。二是多方式业务培训。灵活采取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结对帮带、以老带新等方法,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提升。如职教中心、区史志办等单位组织开展区情、礼仪、传统等方面基础知识培训,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好基础。截至目前,该区先后召开座谈会5次、培训13次、安排结对帮扶23组、组织实地查看10余次、试讲18人次,使志愿服务活动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多平台实践锻炼。在将任职村或交流村作为实践阵地的同时,将农业庄园、工业园区、接访中心等作为大学生村官实践的岗位,定期组织实践。特别是在东坡文化园和君乐宝优致牧场建立两个专门实践基地,设定“教学”科目、模拟实践场景,同时由专业人员对志愿活动进行帮带点评,既是大学生村官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平台”,又是大学生村官锻炼提高的“教学课堂”,全方面提升大学生村官实践能力。

  科学管理重实效。为了使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真正起到服务全区、服务村民、提升自我的作用,同时实现志愿服务开展的常态化,该区通过一系列办法,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科学管理。一是定期开展评比。在大学生村官半年工作总结和年终述职的基础上,定期组织评比,由相关部门、部分党员群众和村民做评委,采取实地查看、示范演练、村民测评、村党组织评价等方式对村官志愿活动进行评比,对名列前茅的优先评先评优。二是优化考核办法。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组织协调、创业示范、服务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考核力度,根据其日常表现、活动成效设定考核加分项,根据分值评定考核等次,牵动大学生村官更加自觉开展志愿服务,增强志愿服务活动实效。三是规范活动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志愿服务活动档案管理网络,涵盖基本情况、履职承诺、工作台账、民情日记、所获荣誉等,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对志愿活动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促进大学生村官志愿活动向着更高质量迈进。在一系列措施下,该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全区120名大学生村官已制定各类志愿服务计划244项,涌现出通过微信营销打开村樱桃销路的付子帅,讲解助力村农宅合作产业项目发展的姚敏、王安,宣传该区发展历程和红色历史的梁普洋、王琳琳,以照片展现该区发展变化的李嘉琳、董鹏斌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者,助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付子帅典型事迹被《大学生村官报》、《燕赵晚报》、凤凰网等媒体刊发;《河北石家庄鹿泉区村官志愿服务队开展庆六一活动》被大学生村官网刊发。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