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高粱,富了乡亲!这个小山村把“丰收”做成网红打卡地
2025-09-10 15: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通讯员 刘柯旋 本报记者 俞玺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白露时节,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东釜山乡小西庄村的700多亩山地高粱成熟了。穗粒饱满、颜色绛红的高粱,依坡而生、错落有致,与远山、村落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绚丽的丰收画卷。

  村口,“小西庄高粱丰收”宣传牌格外引人注目。大舞台、石碾、粮仓等景观设施已陆续建成,“土特产”市场与小吃区经扩建后面貌一新,停车场、露营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也投入使用。村民志愿者主动承担起导游服务和秩序维护工作,村容户貌整洁有序。

  笛声阵阵,笑语声声,来自四面八方的车辆逐渐增多。游客漫步田间,融入这片高粱染就的红色海洋。他们走进瓜棚、“九儿”田舍,荡秋千、坐木椅,仰望流云、静听虫鸣,尽情感受秋日的静美。“把思绪清空,元气满满”“没见过这么大片的高粱”“一处好看、好吃又好玩的地方”……游客纷纷拍照打卡,视频在朋友圈刷屏,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崔长锁(右)与村干部直播带货,诚邀四方游客。刘丽娟 摄

  “高粱丰收观光活动将持续至今年国庆节,本地及周边百余农户将展销山果、蜂蜜、柴鸡蛋、杂粮和手工艺品,游客可以尝到山猪肉炖菜、红薯面饸饹等乡土美食,还可体验坐花轿、饮高粱酒等民俗表演。”地头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长锁与村干部正通过直播推介家乡的美景美食,讲述山村的振兴故事,向广大游客发出诚挚邀请。

  小西庄村地处太行山区,共有768人,拥有山场坡地3000余亩。过去因水源有限、地块分散,耕地大多仅种植一茬春玉米,收益不高,青壮年多外出务工。近年来,村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带领村民在坡地种植果树、养殖土猪,在平原地规模种植优质“白马牙”玉米,加工成玉米糁后热销市场。

  去年10月,村里从中国农科院引种试种500亩越冬油菜。“今春油菜花、梨花、杏花竞相绽放,我们举办首届花潮庙会,推出花海游览、美食品鉴、花会欣赏等活动,一个月就吸引了游客超10万人次。”崔长锁介绍,5月油菜成熟收割后,菜籽榨油销售,随即轮作播种770亩耐旱高粱“冀酿2号”及60亩“白马牙”玉米。目前高粱预计亩产可达700公斤,村里已与当地酒厂达成收购协议,高粱收割后还可继续种植油菜,实现茬口无缝对接。

  在党支部引领下,小西庄村通过联农带农,推动土地由“半年闲”变为“两季甜”,实现群众增收、集体增益,更在田野上“长”出了特色景观,带动休闲观光和民俗旅游持续升温。以往偏僻的山村如今充满活力,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

  “高粱熟来红满天……”秋阳之下,文艺爱好者和“网红”走进高粱地,拍摄歌曲MV,排练抗战题材情景剧,激昂的旋律在高粱叶间回荡,传得越来越远。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