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落实 话振兴 | 古渔村里观新“潮”
2023-08-11 14: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8月2日下午6时许(农历六月十六),簕山古渔村天文大潮将达到最高潮位……”提前10多天,广西防城港市就“燃”起了到簕山观潮的热情。当天,“潮起簕山与浪共舞”防城港观潮节如期开幕,潮水奔涌、巨浪拍岸,广场上人头攒动,进村的汽车排成长龙……

  簕山古渔村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牛路村下辖的4个滨海自然村之一。自2010年起,簕山观潮已成为防城港市的一张特色乡村旅游名片。乡村振兴的浪潮里,牛路村收获着人气和财富,成功拿下多个“国字号”荣誉,去年底又获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牛路村“牛”在哪?靠海吃海有啥“新吃法”?迎着暖湿的海风,记者近日入村探访。

  防城港(簕山)观潮节现场

  簕山在牛路村的滨海村落中海岸线最长,拥有12平方公里盛产沙虫的沙质台地海滩,挖沙虫是渔民们靠海吃海的“传统吃法”。

  “这是刚挖上来的,一筐4斤多,送到沙虫坊能卖200多元。”7月25日下午4点多,赶海归来的村民苏大姐向记者展示成果。筐里,白白胖胖的沙虫扭来拱去。

  “沙虫被称作海人参,营养价值非常高。”今年45岁的苏树健是土生土长的牛路村人,2021年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来牛路村必到簕山,到了簕山,观大潮、吃沙虫是必打卡项目。”

  潮水一涨一退,给村民带来新鲜的食材和可观的收益。鲜沙虫只能存活两三天,制成虫干市场价可卖每公斤1500元。苏大姐说的沙虫坊是本村致富能人李心灵开办的。2020年李心灵购置了两台烘干柜,每天最多可烘干450公斤鲜沙虫,相较传统木炭烘烤方式,色泽和口感都提升不少。

  簕山沙虫供不应求,烘干工坊日均利润可达千元。像这样的工坊,村里共有3家,每家都雇请了三四位当地村民务工。

  如果说挖沙虫是靠海吃海的1.0版、制虫干是提高附加值的2.0版,那么发展近海养殖,则是再一次升级。

  “牛路村的海水养殖,最初只有零散的100多亩。近几年,村‘两委’带领村民发展傍海经济,目前有水产养殖8000多亩,其中文蛤6000亩,还有对虾、沙虫、青蟹、牡蛎……”苏树健说,水产养殖让脱贫户多了一条增收渠道。今年50岁出头的李心喜是簕山村最大的养殖户,他有300亩文蛤,最好的时候一年营业额达100万元。2022年,牛路村全村海水养殖经济总产值达2.5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

  潮来了,带来了游客,也带来了商机。除了开发建设观潮广场,企沙镇党委还大力支持,将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簕山古渔村街貌“修旧如旧”,不断开发靠海吃海的“新吃法”。

  “通过挖掘‘古’韵味、‘渔’文化,统一‘修旧’建筑外立面,我们打造出具有滨海特色风格的生态古村落,每年吸引游客15万人次,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入选广西首批传统古村落。”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朱艳峰,是2021年底到村任职的选调生,在走村串户的国情调研中,他已熟知古渔村的各种美,“不搞大拆大建、留住古韵味是村庄发展的明智之举。”

  沿着观潮广场、邀月台、云海亭,村委会副主任吴同东领着记者一路看过去,仿古的青砖瓦房,花木葱茏的小道,村庄洁净如新。他透露:“在簕山渔村特色风貌改造上,我们广泛动员群众填报农房外风貌改造申请书,邀请他们参加建房图纸征求意见座谈会,多次召开规划设计讨论会,确保改造后的农房,也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

  在保留村庄原有村史文化景观基础上,牛路村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近400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绿化、综合服务楼等设施,目前还在完善文化娱乐、消费场所配套。“滨海旅游这碗饭,我们村要用心做、细细品。”吴同东说。

  早几年,簕山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建立“党支部引领、理事会管事、村民自主、群众参与”的乡村建设管理机制。2022年6月,港口区农旅集团与理事会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以每年固定分红模式承接景区经营权,开启企业化运营。“公司化运营管理将继续呵护古村落的生态美,刷新簕山民宿的品牌和颜值,进一步鼓起村民的‘钱袋子’。”港口区农旅集团簕山文旅项目负责人刘浩楠说,目前景区内共有农家饭店7家、民宿旅馆34家,其中星级民宿13家,总客房540间,接待能力达千人以上。

  傍晚6时许,沿海堤漫步,一座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雕塑引得游客纷纷停车自拍,一旁的“揽月居”大排档老板夏如章自豪地展示:“我家是党员示范户,里外一共能摆19桌,日常雇5个工人1个大厨,都是村里人。”观潮节让古渔村声名远扬,大排档高峰期每日可挣到三四万元。

  虽说吃上了妥妥的“旅游饭”,牛路村村“两委”还在寻找共富“新饭碗”。牛路村14个自然村中,有10个不靠海。他们从云南引进了食用菌技术团队,在不邻海的村里种起了蘑菇。“村党组织想方设法缩小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苏树健说。目前,已经流转了34户村民土地,占地30亩的大棚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开棚,每天大约用工100人左右,这样留守在村的妇女也有活干了。”

  苏树健透露,为了留住乡愁、增加“潮点”,牛路村正在酝酿建设村史馆。站在观潮广场望去,巨浪拍打着大堤,潮涌一浪高过一浪,正为牛路村的振兴发展积蓄着新动力。

  本报记者 李海明 倪敏

  通讯员 卢嘉新 黎大荣 赵维龙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