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云南省昭通市探索了具有昭通特点的选聘管理、服务帮带、培训培养、作用发挥、选拔使用、分流就业等工作措施,形成良好工作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成长成才干事创业保驾护航。
选聘管理措施:精心选择驻村点,做到不具备食宿条件的村不选派,城市社区不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帮带能力不强的不选派。优先把新聘大学生村官安排到“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点和“基层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新、思维活、懂电脑的特长。严格落实工作纪律、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先推后考等制度,严禁乡镇长期占用大学生村官。
服务帮带措施:创新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区)直挂钩部门领导、乡镇班子领导、村党组织书记与大学生的“4+1”帮带服务机制。村干部把大学生村官带在身边,教他们如何处理矛盾纠纷、如何抓好计生工作、如何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等。县(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领导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培训培养措施: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落实专项培训经费,确保大学生村官每人每年培训累计不少于7天。市级重点负责新聘大学生村官培训和骨干培训,县(区)重点负责岗前和日常培训。为了让大学生村官通过培训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不断提升自身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每年的市级培训班都安排在扎西干部学院举办。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进村级班子,新聘的大学生村官党员通过组织任命的方式担任村级党组织副职,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占职数)担任村级班子副职以上职务。每名大学生村官都参与包村联户,至少包保1个村民小组,联系5户群众,重点联系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贫困户,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增加历练、增长才干。
作用发挥措施: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充分发挥学历高、有朝气、熟悉手机电脑、能写能画、创新意识强等优势,围绕村级事务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做好台账建立、文稿起草、矛盾纠纷调解、突发事件处置、惠民事项办理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远程教育播放工作、采写信息等工作,不断提升了村级内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选拔使用措施:各县区注重选拔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人员进乡镇班子和县(区)直部门班子,目前进入乡镇班子的138名,其中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82名;进县(区)直班子的有3名,其中正科级干部1名。
分流就业措施:昭通市在完成上级安排的定向招聘计划外,单独拿出部分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2014年拿出35个岗位,2015年拿出42个岗位。对任满两个聘期的大学生村官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5年初已完成了2008年选聘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考核招聘工作;目前正在申报2009年选聘期满的招录计划。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到当地民营企业和转岗到社区工作,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提供必要帮助和扶持。2008年以来,昭通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271名,已分流大学生村官1664名,其中考录公务员662名,事业单位录用763名,国有企业录用79名,民营企业录用31名,做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