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红色赋能乡村振兴“协奏曲”——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见闻
2022-11-11 09:0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通讯员 常组轩 记者 李海明 朱秀霞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阿庆茶馆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50多年前,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让坐落在江苏省常熟市的小镇沙家浜闻名全国。近年来,《沙家浜》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芦荡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把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以教育培训、现代渔业、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产业为主的强村富民产业矩阵,奏响了红色赋能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2021年3月,芦荡村入选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一年多来,在中央财政200万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常熟市、沙家浜镇两级统筹7600余万元用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制定“一中心四片区”发展规划,目前芦荡村正在加速推进红色教育区、文旅休闲区、乡村研学区、生态渔业示范区四个片区建设。常熟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用3年时间把芦荡村打造成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红色美丽村庄县域样板。

  开发红色课堂,红色基因代代传

  秋天的江南,细雨绵绵。木船行进在高高密密的芦苇荡中,伴着岸上传来的样板戏“智斗”片段唱词,仿佛把记者带回到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1939年9月,活跃在江苏阳澄湖周边地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撤出东路地区,奔赴新战场,留下一所医院和36名行动不便的伤病员,在沙家浜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一边医治伤病,一边与日伪军巧妙周旋。这段抗战历史和军民情谊便是《沙家浜》创作的真实背景。

  昔日的抗日战场,已成为红色教育大课堂。沙家浜镇打造了一条经典的“追寻红色印记,铭记初心使命”红色产业研学路线。线路由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鲍家渔村以及《沙家浜》故事主要发生地芦荡村构成。依托该路线,芦荡村聚焦红色教育实践,设计了系列形象IP,再加上乡村研学项目、红色村系列文创产品等等,仅今年“七一”就接待游客21批次,创收近30万元。

  “讲好芦荡村的红色故事,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原馆长、78岁的徐耀良是土生土长的芦荡村人。

  沙家浜的红色历史,徐耀良从小耳濡目染。为了收集36名伤病员的事迹,他多次走访当年在芦荡村养病的新四军老战士夏光、吴之勤,参与救治伤员的村民等,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退休后,他不遗余力参与到红色文化宣讲中。他对记者说:“你们来了,纪念馆要看一看,村里也要走一走,当时‘江抗’部队在芦荡村养伤修整的场景,村里都能看到。”

  在芦荡村的黄桥自然村,一圈竹栅栏围起的小院内,有三间白墙灰瓦房,两小块菜田边盛开着各色小花,伫立在屋门边的入党誓词十分醒目。“这是修复后的村民孙大生旧居,当年的新四军养伤处,也是新四军后方医院的总部。”年轻的讲解员林怡婷介绍。

  芦荡村村如其名,四周是密密匝匝的芦苇荡,当年为军民与敌人周旋提供了天然藏身所,加上孙大生等村民团结一致和敌人斗智斗勇,新四军后方医院一直很安全,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昔日的新四军养伤处,如今成了生动的党性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芦荡村党委书记张忆妍说,新党员在这里宣誓入党,老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重忆那段浓浓军民鱼水情,回望今天幸福生活的来处。

  “红韵芦荡、水乡往事”等红色故事标识,布满在芦荡村道路两旁沿线的一处处节点上……红色文化浸润村里的每个角落。芦荡村创新打造的“芦荡学堂”,开设了“芦荡小蟹农”课程,“一片芦苇有多少秘密”“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这些为小朋友量身定制的体验课,到了周末和假期,几乎场场爆满。

  78岁的徐雪夯,是一名红色故事的“方言宣讲员”,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河边的石板上洗衣服。周边城市年纪大的群众来参观时,他就出场用方言讲解,方便彼此交流。在芦荡村,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讲上一段红色故事。芦荡村还专门培训了一批涵盖不同年龄段、熟悉村情村史、擅讲红色故事的群众宣讲员和乡土专家,针对不同团队推出特色讲解。据统计,今年以来,芦荡村累计有3000多人次参与各类志愿宣讲和服务。

  打造红色名片,端上文旅“饭碗”

  从新四军养伤处往南走约百米,就是阿庆茶馆,是《沙家浜》里阿庆嫂用来掩护身份的场所。

  “黄桥村村民黄俊庆开设茶馆,在抗战时期经常接待新四军,提供新四军休息整顿的场所。”当年在芦荡村养伤的新四军老战士夏光,晚年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阿庆茶馆。

  走进阿庆茶馆,堂屋里摆着八仙桌,里间的灶台垒了“七星灶”:一个灶膛可同时烧煮七把壶。

  “游客们到这里喜欢拍照留念,看到墙上的唱词还会来上一段。”43岁的徐玉珍是村里的志愿者、阿庆茶馆的宣讲员,她小时候是听爷爷讲的红色故事长大的,当志愿者就是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从阿庆茶馆出来向前走几十米,一座二层半的小楼上,“章基一号农家菜馆”几个大字闯入眼帘。“这是前年我开的农家乐,200多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80人吃饭。”徐玉珍指着店招,笑呵呵地说,“生意好的话,一个月能有2万元收入!”

  “我们现在是沾了红色资源的光,享了绿色发展的福。”徐玉珍性格直爽,说话始终面带笑容。年轻时为了讨生活,她离开村子,到镇上服装厂工作。这些年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好变美,她动了心,说服丈夫一起回乡创业,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

  志愿者、店老板、章基自然村村民组长,徐玉珍一人身兼多职。平时店里不忙时,她就去阿庆茶馆帮忙。

  旧貌换新颜的阿庆茶馆,如今已然承载起了新使命,是村民议事话事、开展活动的好去处,也是“家门口的海棠花”党群服务阵地。

  张忆妍告诉记者,村里组织党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组建乡风文明宣讲队,依托新四军养伤处、阿庆茶馆等红色阵地,经常开展红色故事会、红色戏剧、夜间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家认可度很高,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乡风德治的教化效果。今年以来,芦荡村组织开展了20多场活动。

  一年多来,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的推动下,村子干净了,人气旺了,村民创业发展的底气也足了。每逢节假日,徐玉珍会请邻居来农家乐帮工。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回村创业、定居的人也多了起来。

  在沙家浜风景区和阳澄湖景区的辐射带动下,芦荡村以公司化模式开展整村文旅运营,开发共享农庄、亲子蟹塘、芦耕菜园等农文旅项目,还拓展了农产品认养、精品民宿租赁、劳务合作为主的兴农模式,一张集红色教育、特色农业、水乡风情、民宿美食于一体的“红色+”乡村旅游名片正在打造中。

  发展成果共享,服务不打折扣

  午后,芦荡村温暖静谧,阳光下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大片芦竹弯着腰探出身子,三两只水鸟悠闲栖息,周遭很安静,只听得到船只行进的水声。

  芦荡村几乎家家养鱼养蟹。站在翻建一新的农宅前望去,不远处的湖面上光伏板整齐划一,鱼塘和蟹塘里孕育着这一季的收获。

  “受今年夏天高温天气影响,螃蟹‘晚熟’了,中秋没赶上,过了国庆节,卖上好价钱。”芦荡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顾春江告诉记者,芦荡村有6000多亩水面,其中有4000多亩标准化蟹塘。大闸蟹养殖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决定着一半以上村民的“钱袋子”。

  5月是大闸蟹的下苗期,当时因疫情管控,蟹苗无法及时运到村里。“过了最佳下苗期,长势就不好说啦!”一清早,几位到“早茶门诊”喝茶的蟹农叫苦不迭。

  “早茶门诊”是芦荡村“党建+产业”的特色项目。芦荡村党委第一书记童乐告诉记者,芦荡村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村干部在红色先锋站摆上八仙桌,免费提供茶水,定期邀请省市水产专家上门“会诊”。一来二去,“早茶门诊”的名字就叫开了。

  蟹苗运不进来,村“两委”连夜开会,经过两天两夜摸底后,统计出全村蟹苗需求量,由村干部分头联系疫情防控部门、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经多方商讨、反复沟通,最终制定了涉及蟹苗出场、运输、放养等多环节、全链条的防疫闭环措施。3天后,装载2000斤蟹苗的专车从南通运抵芦荡村,蟹农们的心踏实了。

  为了促进产业发展,芦荡村把支部建到了产业上。按照“15分钟党群辐射圈”目标,芦荡村提档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芦荡先锋站等红色服务阵地,打造“家门口的海棠花”党群服务体系,定期发布“芦荡集美”服务清单。

  依托沙家浜现代渔业产业园党建联盟,村里进一步做大做强大洋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电商党支部,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特色品牌”赋能养殖业,持续提升芦荡水产的美誉度和附加值。2021年,芦荡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1912元。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京剧《沙家浜》的唱词牵引着人们回想起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见证着新时代里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在芦荡村徐徐铺展。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