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看到这个页面,表示您的访问出错,这个错误是您打开的页面不存在,请确认您输入的地址是正确的,或者请通过下边的搜索重新查找资源,中国江苏网感谢您的支持!
30秒钟之后将会带您进入中国江苏网首页!
“褚家庄段河堤再送2000条编织袋。”“马家庄河堤急需饮用水!”杨亮回复:“收到你的消息,货已装车,马上送到。”……这是记者在宁晋县“河渠镇机关”微信群中看到的“聊天”内容。
34岁的杨亮,2005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是宁晋县河渠镇内章村大学生村官,已有9年的村官经历。7月19日晚11点接上级紧急泄洪的通知后,他急忙赶至村里。20日,他所在的河渠镇河堤发生溃口,一度造成内涝。从那时起,杨亮和同事们一直奔走在防汛抗灾一线。
见到他时,杨亮与同事正在往皮卡车上装防汛用的编织袋,据悉,杨亮和同事们开着皮卡车每天几乎24小时不间断的奔波于乡镇中各个村的河堤,做好抗洪防灾的后勤保障工作。
“从河堤溃口后,杨亮他们一直吃住在车上,每天装卸各个河堤所需的物品并及时送达,顶多睡上3个多小时!不到三天时间车子比平时多跑了2000多公里,我都替他们的身体担心。”河渠镇干部李睿介绍道。
“他不是在装卸防灾物品,就是在送防灾物品的路上。我们称他为‘铁人村官’。”内章村村民商力华说道。
说起抗洪抢险,杨亮强忍着疲惫笑着对记者说:“关于洪水,以前我只是一个躲在自己房间里面的局外人。而现在,我却变成了群众们值得依靠的亲人,所以我得继续为了亲人们的安全更加努力!”
像杨亮这样奔波在防汛一线的大学生村官,在受灾乡镇还有18名。他们或到防洪现场和大家一起扛沙包,或与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劝导群众撤离,或在安置点安抚群众情绪,或与在河堤上巡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出这个年轻群体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