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抢险救灾 挺起青春的脊梁 >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正文
洪灾期间防病常识解答
2016-07-07 14:48:00

  受洪水困扰的群众,会因紧张、心情焦律、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则,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洪水过后的疾病预防以及处理需要注意哪些?自治区疾控专家提供了一些防病知识。

  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

  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寄生虫病、虫媒传染病等。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的情况下,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往往较差和人口密集,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会得肠道传染病,如霍乱、肠炎、伤寒、副伤寒。为预防这些肠道传染病,要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和隔离病人,搞好环境卫生,建立并管好厕所,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和垃圾定时清理,消灭蚊蝇孳生场所,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最好加入漂白处理。淹死、病死的禽畜应掩埋或焚烧,饭前便后要洗手,消毒生活用水,不喝生水,食物尽量煮熟再吃,不吃不干净和变质的食物。

  怎样预防肠炎、痢疾?

  肠炎和病症是水灾之后常见的疾病。肠炎的原因很多,包括腹部受凉,饮食不法,对食物过敏,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或受细菌、病毒感染等等。得了肠炎后大便稀而不成形,次数增加,每天2-20多次,肚子痛,呕吐,吃不下饭,有的病人还发烧。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炎症,是由污染了病菌的饮料和食物传播的,苍蝇也能传播痢疾。痢疾的症状是腹痛、腹泻,每天几次到十多次。患了肠炎、痢疾,病人应当休息、隔离,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吃了被污染的或含毒素的食物后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由细菌、有毒动植物的自然毒物、真菌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常是突然暴发,潜伏期短;非细菌性食物中毒虽多零散发病,但有的死亡率甚高。食物中毒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霉变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有:一是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异味的食品;二是食物要烧熟煮透;三是饭后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怎样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是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结膜造成的。感染性的红眼病有传染性,病人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为预防红眼病,应当把病人隔离,病人不要去公共场所。平时人人都应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

来源:广西日报  
复制本文链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