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呼唤更多的“跨界”青年
2020-04-10 10:52:00   来源: 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 沐月

  黄凯帮养牛户喂牛

  【人物】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玉地里社区第一书记 黄凯 

  【故事】玉地里曾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12个村(社区)中最贫困的一个,如今村里山上油桃挂果、圈里肉牛膘肥……还获得“保山市肉牛养殖示范村”称号。村民说,这都多亏了 “牛书记”。

  “牛书记”不姓牛。2018年3月,黄凯被保山市委组织部派到社区来当驻村工作队队员,后担任第一书记。面对这个名牌大学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村民们起初很不看好他。谁知他每天早上六七点就起床,谁家缺劳力,就去搭把手,不但很快融入村里,还引进了肉牛养殖技术,带动建档立卡户加入养牛合作社。他想方设法联系龙头企业为乡亲们提供种牛、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还自学成才成为村里的“牛大夫”“土专家”。现在村里老老少少都很认可:“这个90后外来干部还真是有点‘牛’!”  (新闻链接:考古硕士成“牛倌”) 

  【网友留言】

  这就是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原因之一了!——网友@我叫沈玉楼

  满满的正能量,这才是值得大家追捧的!网友——@柒琪柒 

  【点评】

  从考古学硕士到肉牛养殖“土专家”,90后第一书记黄凯这一步的跨度有点大,但就是这种与原专业毫不相干的“跨界”,让他一步步走近村民的身边,走进村民的心里,并带领全体村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感召下,一批批新生代青年、90后大学生满怀豪情与梦想来到农村工作,但真的面对乡村事务的家长里短、针头线脑,有的碰壁受阻,有的束手无策。“城里娃行不行”“大学生中不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当地村民对于身份和能力上的“质疑”。“烹鸡何需用牛鼎?”与社会上不少人对于大学生村官是大材小用的议论相反,笔者倒是担心他们“绠短汲深”,带来的绳子不够长,或许打不上来农村深井里的那桶水。

  农村工作是一门大学问,涉及群众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千头万绪。缺乏农村工作经历的学生娃初来乍到,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光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两把刷子”。

  放低身段才能调养“水土不服”,来到村里就要“抹开面子”。黄凯躬下身来主动学习,手沾泥土脚踩露珠,一边学方言一边学农活,既和人交朋友也和牛交朋友,“放下架子”的他成功融入当地干部和群众当中。说话带土气、做事接地气,良好的“民意”基础,是开展农村工作的“第一把刷子”。

  再高的学历也有知识短板,要想成为乡村工作的带头人,先要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能够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为了补齐短板,黄凯蹲到牛棚里,学习配种、切青贮料、打扫牛圈,甚至学会给牛开方治病、配种接生,“牛书记”“牛大夫”这样的称呼,是乡亲们对黄凯的认可与信任。成为村民身边随叫随到的“土专家”,真正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是做好农村工作的“第二把刷子”。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亟需“一专多能”的年轻人挑担子、顶大梁。近年来,多地组织部门围绕乡村振兴诸方面专业知识开发“对口”课程,在加强乡村干部岗前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选调生村官进村融入快、能干事、反响好的例子屡见不鲜。

  应该说,“跨界”是为了更好地“对口”。乡村干部的专业素质、治理水平、带富能力等,决定着基层组织和经济健康运行的方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需要“动力火车头”,新农村建设呼唤更多“跨界”青年走进乡村,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实践进程中,让科研成果之花开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编辑:刘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