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他”眼看大学生村官 > 村民眼中的大学生村官> 正文
陕西村官丁维:村民称他是村官中的“许三多”
2015-08-14 09:04:00

图为丁维在给村上的残疾人讲解惠农政策。

  前两年有一部热播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的主人公“许三多”,面对各种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而在陕西省合阳县,也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百良镇侯卒村书记助理丁维。当村官前当过两年兵的他,被村里的老百姓亲昵地称之为“村官版的‘许三多’”。

  甘肃娃子,硬是给整成“合阳人”

  2010年9月,丁维从甘肃老家来到合阳县百良镇侯卒村任村书记助理。来的时候,他是充满信心的,想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让他没想到的是,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眼前的路并不平坦。

  上任第一天,村书记就给他一个“下马威”,介绍自己的开场白还没说上两句,村书记就很武断地打断他:“嘎巴嘎巴说半天,都听不懂你在说啥。你先回去学会了说话,再来!”书记的一席话,把丁维当时弄懵了:“我一个大学生,上台演讲不是第一回了,怎么就不会说话呢?”他感觉很委屈。

  此后,他开始细细观察书记与村民是怎么交流的,“原来,我真的不怎么会说话!”他告诉记者,首先自己连合阳土话都不会说,村民们自然很难对他有认同感;其次,他说的都是生硬的书面语,而书记们聊天,说的多是通俗易懂的俚语。

  “土话”是维系与群众关系的纽带,融入村子、做好工作的敲门砖。只有从语言上和群众融为一体,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丁维有一股子永不放弃的倔劲。

  丁维把自己当成一个刚学说话的婴儿,抓住一切机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只要路上遇见村民,他都会主动上前攀谈。开始,用普通话交流,慢慢的,开始杂着一些方言。此外,丁维还加入了县委组织部开设的大学生村官QQ群,一有时间,他就会操着半生不熟的合阳话,与本地同事语音聊天,练习口音。久而久之,他不仅能听懂合阳话,而且还熟练地运用合阳话和村民交流。

  有村民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个甘肃娃子,让我们整成了‘合阳人’!”

  语言关的攻克,让丁维的村官之路变得顺畅起来,各项工作逐渐得心应手,“自打学会了合阳话,成了地道的合阳人,村书记就再也没难为过我。有事总爱让我去干;谁家长谁家短,也都一股脑地‘泄露’给我。”

  给危旧房拍照,被货车撞断肋骨

  “只要群众满意,哪怕付出再多,也永不言弃!”这是丁维写在民情日记里的一句话。

  他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2012年秋,合阳下了近半个月的雨,导致侯卒村东头的排涝沟堵住了,大水顺着沟沿不断向村里漫,紧邻沟边的12户群众生命及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丁维得知后,连夜冒雨赶到村上,和村干部、村民组长商量妥当,一边组织群众转移,一边对排涝沟进行清淤。为防止大水冲垮居民的房屋,他还带领部分村民,用沙包筑起了200多米长、1米多高的隔水墙。

  雨季结束后,经过多方协调,申请到了80万元的专项资金,当年年底前,完成了对村排涝沟的修复和沟体加固工程,彻底解除了沟边群众的后顾之忧。

  冒雨抗洪的经历,让丁维对村情民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瞄准老旧危房,动起了脑筋。

  2014年7月,全镇筹备建立“土木结构房屋信息库”,需要对所有上世纪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拍照、登记、入库。丁维一下子兴奋起来了:这是个好机会。“一旦村里的老旧危房入了信息库,就等于纳入了数字化、动态化管理。哪栋房子情况最糟糕,最亟待翻修,有了科学化的依据。”

  可是,侯卒村300多户房屋要一一拍照、登记,如果找专业摄影师来拍,要价太高,村民们都不愿意。丁维便自告奋勇,承担起给房子拍照的任务。他冒着酷暑挨家挨户地跑,有些村民觉得过意不去,提出要给他一些报酬,被他婉言谢绝了:“为村里办事是应该的,哪有向自家人要报酬的道理呀?”

  就在丁维完成房屋拍照任务,骑摩托车返回镇政府的路上,由于天黑路滑,他不小心被拉楼板的小货车带倒在路边。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急救床上了。经过检查,“还算幸运,只是肋骨骨折,身上多处擦伤!”他轻描淡写地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不过,村民们的心情并不轻松。得知丁维被车子撞倒的消息,纷纷自发地到医院探望他。村民闵养斌送来了自家种的果蔬,他说:“我妻子的大病医疗补助是小丁帮忙申请下来的,我儿子能考上大学也多亏了小丁的辅导,你说,咱能不记娃的好吗?”

  带头创业,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侯卒村几百户人家,老旧房子就有300多户!”丁维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腰包鼓了,盖栋新房子就不是啥难事!”

  侯卒村4000余亩耕地中,3100亩为沟坡地,村子三面环沟,自然交通条件恶劣。镇上虽多次动员村民发展新型种植项目,可许多村民宁可让地荒废,也不愿“上一回当”。

  农村长大的丁维深知群众的顾虑。他决心自己带个头,种植红提葡萄。他多方考察,咨询专家。2013年春,丁维贷款3万元,承包5亩地,种起了红提。为把红提种好,他一有闲暇,就到地头浇水施肥,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午饭基本上是顾不上吃的。然而,辛勤并没有换来好收成,葡萄苗出现了大面积枯死。有村民不忍心了,对他说:“小丁呀,你别折腾了,这山沟地能不能长出金疙瘩,我们呆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吗?”

  在最困难的时候,丁维想起了许三多的故事:“遇到困难只有像许三多那样,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于是,他重整斗志、迎难而上。2014年春季,他再次筹资4万元,把红提种植面积扩大到11亩。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发展红提种植300余亩,还积极申请成立了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打造优质、绿色的百良镇红提葡萄金字招牌。

  经过5年基层大熔炉的历练,当初青涩稚气的丁维已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汉子,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小丁时刻都在为咱群众着想,他就是咱这儿的人了!”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寇彦龙 宁甲平  
复制本文链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