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梧桐村强村富民之路
2019-07-19 10:0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慧 通讯员 邹晨光 杜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村党总支书记孙乔(左二)带领村民转移受灾中的孤寡老人。

  

  “穷沟沟,穷沟沟,沟沟难见新媳妇。”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石台镇大山脚下的梧桐村,历史上曾是汉代梧国所在地,相传高山流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虽然村子历史底蕴深厚,但产业发展滞后,一度是个老百姓提到“头直摇、手直摆”的穷山村。

  转机发生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一批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成功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当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22万元。

  “召回”一个人,新招“一箩筐”

  “这孙书记上任不到一年,又是修路,又是发展产业,别看他年纪不大,俺们心里可都服气着呢。”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大妈直竖大拇指。

  王大妈说的孙书记,是2018年新当选的村党总支书记孙乔。

  “村党组织如果软弱涣散不团结,就像火车没有火车头一样,只能原地踏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去年村“两委”换届前,石台镇党委书记王新宇“相中”了在外务工的梧桐村村民孙乔,“他年轻有文化,人品也过硬,可委以重任。”

  “我在企业上班,既挣钱又舒服。朋友得知后都劝我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思来想去,孙乔拒绝了王新宇。

  拉家常、话发展、掏心窝……王新宇不轻言放弃,前前后后找了孙乔6次。“你就是个石头,心也得化开。”就这样,在全村党员群众的支持下,孙乔挑起了梧桐村党总支书记这副重担。

  “我们一定要努力拔穷根!”当选时,孙乔对村民的承诺掷地有声。

  一系列举措相继推出: 针对以往村集体厂房发包合同不规范、租金过低等问题,村里收回并重新以市场价发包,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8万余元;已承包出去的近200亩苗圃,日常维护改由村民自己负责,既增加了集体收入,还能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托管承包村民土地;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发展光伏产业……

  “下一步,我们还想成立劳务公司,组织村民出去挣钱。”规划未来,孙乔的笑容里充满了希望。

  洪灾来袭,党员干部挺起脊梁

  2018年8月18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淮北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百年不遇的洪涝重创梧桐村。

  “这回够他喝一壶的!”暴雨面前,孙乔顾不了闲言碎语,蹚着齐胸深的积水,逐户排查、转移受灾群众……

  连续几天泡在水里,孙乔深夜回家躺在沙发上倒头就睡。妻子张彦丽端盆热水想给他泡个脚,哪曾想,趾甲连着袜子就掉了出来。每每说到此事,张彦丽的眼眶忍不住泛红。

  闻“汛”而动的远不止孙乔一人,而是党员干部群体。村党总支副书记陈修桥,从洪水中解救了一个又一个村民,却受到了姐姐的责骂:“咱爸妈也在水里,你咋不救,你就是‘不孝’!”身为退伍老兵的父亲忙着给儿子解围:“他是村干部,又是共产党员,哪能先救我们不管他人!”

  “要不是队长,恐怕我就没命了!”74岁的留守老人孙彩芳回想起那场洪灾至今仍感到后怕。孙彩芳口中的恩人,是曾经当了10多年生产队队长的老党员武书敏,眼看着大水快要淹过孙彩芳的胸口,老人却守着老屋不肯开门,武书敏砸开大门,把她背上了高地。

  那次暴雨中,梧桐村5500多人转移了3000多人,3个党支部、5个村民理事会、97名党员在肆虐的洪水面前,高擎鲜红的党旗,奏响战歌,尽管房子塌了,路冲断了,却做到了村民零伤亡。

  村庄“穿新衣”,托福党员志愿者

  山河子河是石台镇梧桐村的母亲河。但近年来,河边到处是垃圾,河岸两侧种满了庄稼。整治山河子周边环境,也就成了梧桐村梧南片区党支部书记张祖良的心头大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梧桐村及时拿出了整治方案。

  “河两边的庄稼你让谁家少种,都会跟你闹。”张祖良说,村里把这件事交给村民理事会,通过走访群众、挨家挨户做工作,村干部的苦心终于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河两岸杂乱树木全部清除,私搭建筑逐个拆掉,各家各户所种的庄稼一起向后退让3米,一条2000米长的崭新山河子步道呈现在大家眼前。“看到河清岸阔,就像自己的脸洗干净了一样舒服。”张祖良高兴地说。

  走在梧桐村,平坦的路面、整洁的巷道、错落有致的农房、房前屋后的树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村里党员自愿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他们不仅“自扫门前雪”,还管“他人瓦上霜”,除了在农忙时节帮助劳动力匮乏的家庭除草收割,平时还承担起庭院美化指导、家风家训传扬、邻里矛盾协调等任务。

  “每次回来都能明显感受到村里的变化。”周末,从城里回来的年轻人小李笑着感慨,“环境美了、道路宽敞了,邻里街坊们更亲了,难怪老父亲不愿跟我去城里居住呢!”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