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在调研中深入了解“第二故乡”
2022-12-30 10:1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华贤东 金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懂国情方能明方向,知村情方能接地气。到村任职选调生开展国情调研,这既是推动选调生了解社情民意、涵养基层情怀、密切群众感情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选调生提升调查研究能力、锤炼自身本领的重要抓手。

  今年乡村干部报社启动了到村任职选调生优秀国情调研报告评选活动。经过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推荐、线上投票、专家评审等几个阶段,最终评选出61篇获奖报告,其中一等奖10篇。在岁末年初之际,乡村干部报社对话采访一等奖获得者,听他们谈谈村里的新发展、调研的新进展、工作的新思路。

  2020年,戴立和另外三名选调生廖康恩贝、王梦龙、钱丁怡来到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不同居民社区任职锻炼。他们都不是本地人,工作之余经常在辖区内走走看看。其间,他们发现大部分路面都很整洁,但少部分区域存在明显的脏乱差以及僵尸车乱停乱放等现象。为什么同属一个街道的不同路段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现象?

  向街道同事请教后他们了解到,像黄浦区这样的老旧城区,存在很多零散的“四不管”区域,这些区域不属于市政管理范畴、交警管理辖区、城管责任范畴、也不在周边小区管理范围内,管理主体不明确。如何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主城区将这些闲置区域整合利用起来?他们将其作为调研课题,以期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公共活动区域少等问题。

  这些公共区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有没有特定名称,是他们在调查研究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经过和公共道路对比,他们将调研对象作了明确的界定,即不在市政和周边小区管辖范围内的无管理主体的公共弄堂,是否具有路名和是否具备通行功能不是其必备要素。第二个问题是管理主体的合法性分析,只要找到其管理主体,治理问题将迎刃而解。他们认为公共弄堂周边居民和主体可以在街道的协调指导和居委会的引导下,合理利用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基层管理形式,召开居民会议,成立管理公共弄堂自治组织,制定公共弄堂管理公约,开展自我管理或授权特定组织进行管理。

  对于公共弄堂的治理,在戴立和小伙伴们的参与下,去年已经有三处完成整治投入使用,累计释放出近百个停车位,有力缓解了周边小区停车难。后续他们还在和半淞园路街道一起对辖区内其他公共弄堂进行协商改造,并将相关经验总结通过人大代表上报,希望在更大范围产生影响,努力造福更多老城区居民。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