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风雨四十载:八旬老党员讲述改革开放乡村巨变
2018-09-04 10:04:00

 

 

  时间在推移,记忆犹可在;青山伴绿水,旧貌展新颜。近日,笔者在下乡走访中拜访了云南水富县太平镇盐井村八旬老党员刘文玉,交流中谈及盐井村的发展变化,他感慨万千。跟随着他的时光记忆,笔者仿佛在他口中亲历了盐井村的华丽蜕变。

  今年83岁的刘文玉是一名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1955年,刚满20岁的他在转为正式党员后便被任命为盐井乡党支部书记(现在的盐井村在那个时候叫做盐井乡),从那时起他就把个人命运与盐井村的发展紧密的栓在了一起。用他的话说,对于盐井的发展变迁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他用一生伴随了盐井的发展变化。四十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声春雷,惊醒神州大地,改革的春风不仅吹遍了城市也吹进了农村。时光荏苒,四十年风雨,四十年沧海桑田,如今家乡巨变,乡村旧貌换了新颜。四十年,沐浴在改革春风里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抒写了壮丽辉煌的篇章,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在吃‘大锅饭’的年代,盐井村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村。穷到什么程度?全村都是茅草房、串架房,没有公路,没有电,大多村民连布鞋都穿不上,都是穿自己编织的草鞋。为了填饱肚子,大家拼命挣工分,可还是吃不饱饭,更别说吃肉了,那是逢年过节才能看见的稀罕物。”“那时全村没有电,照明用的是菜籽油,煤油那是紧俏货,需要定量供应的,全村唯一的两个电子物件就是一个红日牌收音机和一个手摇电话,手摇电话是全村对外快速联络的唯一途径,是全村最贵最重要的‘宝贝儿’。”“那时交通不便,也不像现在有电脑,报送一个材料得派一个人徒步送到区政府,一来一回就是一天,费时费力。”谈到改革开放前的艰苦日子,刘老有些哽咽了。听着他动情的讲述,再看看他湿润的眼角,足以见得曾经的岁月是多么艰苦。

  伴随着他的时光记忆,回顾到了改革开放后。刘老告诉笔者,生活真正的好转是1983年生产大队实行包产到户后,大家交够国家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年成好不仅不会饿肚子还能有些余粮了。日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好了起来,自己喂猪喂鸡,虽不能顿顿吃肉,但肚子里油水多了。农民自己有了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家每户都精耕细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民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向发展多种门路的商品生产转变,大家手里有了钱,修房造屋、购置生活用品,日子一天一个样儿。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农村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井村也不例外。公路通了、生活生产用电通了、农业税取消了、“村村通”有线电视进农家、自来水管安装到每户……一系列利好消息接踵而至。

  “生活水平好了,大家推崇的不再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老三件’,流行起来的是洗衣机、彩电、冰箱、手机‘新四件’,顿顿有肉,晚上可以看电视,想儿女了可以随时打电话,这些在改革开放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刘文玉说,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现在的生活好了,政策好了,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自己怎么也得再多活几年才值。

  老党员刘文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改革开放前后进行了一个鲜明对比,在他动情的讲述后,我们深感庆幸生活在了改革开放这伟大而美好时代里。在我们准备离开时,刘老起身相送,走到门前的水泥路上,刘老又指着路夸赞起来这两年进行的脱贫攻坚。他说:“党和政府倾力扶贫,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贫困户住上了砖房,吃穿不愁、就医不愁、上学不愁,我们都得感恩党和政府。”

  如今,脱贫攻坚的春风滋润了盐井大地,全村旧貌换了新颜。水泥路硬化到了片区,村组公路通到每一个小组,联户路通到每家,一幢幢红砖楼房矗立在这美丽而宁静的村庄里......刘老口中的茅草房已然成为了历史,曾经饿肚子的艰苦岁月已是过去,红红火火日子正向我们招手走来。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郑静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