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德县白音特拉村第一书记王华:无论大事小事,做一件成一件
2020-08-21 09:2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周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华,中央编办派驻内蒙古化德县白音特拉村第一书记,2017年4月到村任职。3年多来,白音特拉村村民活动室从无到有,村集体产业从无到优,村文艺宣传队也走出了村子。王华开通的抖音号先后发布了200多个小视频,一个个视频就像一扇扇窗口,记录着白音特拉村的改变,记录着王华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的辛勤汗水。

  用王华自己的话说,他做的都是小事:村民摸黑回家,他便积极协调安装路灯;村民需要普及健康知识,他便在村里开设健康大讲堂;村民不会拍照,他为全村100户村民拍摄全家福;白音特拉小学的留守儿童缺少关爱,他就筹措资金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营养品……就连学设计的儿子也被他“借”到村里设计门头、做墙绘。

  但是在村民心中,王华办的件件都是大事。比如,组建鸿雁文艺宣传队。

王华(左)到村民岩家中走访

  刚驻村时,王华经常骑着电动车在村里转悠,看到村民围着墙根晒太阳,无所事事,蜷着身子、眯着眼睛,没有一点精气神。因为缺少文化生活,村里谁家办白事,总有不少村民围观。因为老人去世后,家里总要吹拉弹唱,顺带表演一些小节目。但是王华看过一次就皱了眉头,“表演有点低俗。”

  王华当过兵,很喜欢大合唱等集体文艺活动。他尝试着在村里成立了鸿雁文艺宣传队,邀请县里的专业老师进村指导。没想到积极报名的人还不少,好几个村民毛遂自荐要当队长。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王华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文艺宣传队分成多个组,比如二人台组、合唱组等等,原先想当队长的村民都让他们当组长。除此之外,每次正式表演还邀请电视台来拍摄,村民的荣誉感更高了。

  现在,村里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场大型主题演出活动,白音特拉村的文艺宣传队成了全乡的品牌,原本“唱歌跳舞咋能脱贫”的质疑声消失了,常有其它村社慕名前来洽谈合作演出。队员崔桂香说,以前村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现在每台演出都有扶贫方面的节目,政策宣传寓教于乐。

  文艺宣传队,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村班子的凝聚力也增强了。每场演出王华都给每个村干部分配任务,各司其职、互相合作,保证演出有序进行。村支部书记郭耀华以往都是躲在幕后当场工,后来王华要求他从幕后走到台前,为每场演出做暖场发言,增强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原本怯场的郭耀华现在上台发言不慌不忙、从容自信,也有村干部加入到文艺宣传队,和村民们一起排练、一起登台,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在村民心中,王华做的另一件了不得的事,就是将白音特拉村的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0元发展到2019年的27.8万元,位居全县第一。

  白音特拉村自然资源差,村民靠天吃饭。刚上任,王华就和村两委确定将手工档案盒作为发展产业,因为投资少、风险低,贫困户培训两天就能上手。2017年11月,村里建成了手工档案盒厂和机器加工档案盒厂各一处。截至目前,厂子已为全县培训工人100余名,吸纳本乡及周边5个乡镇16个村40多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王华介绍,纯手工档案盒,需要13道工序,做一个手工档案盒的工费,一般农户是1.5元,而贫困户是1.7元。贫困户张丽瑞说:“档案盒加工,既可以在车间,也可以拿到家里,照顾患病的丈夫和轻松挣钱两不误。”

  产业起来了,经济也跟着活起来了。王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多家企业进驻,既有铭东生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也有小饭馆、农家乐等。这些企业的进驻,盘活了当地闲置土地和房屋,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随着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村民们分享到了发展红利。2019年底,白音特拉村为全村603名村民缴纳合作医疗保险3万多元,设置了20个保洁员和宣传员公益岗位,每年每个岗位补助3000元。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王华会同村两委外出调研,决定对档案盒生产技术进行升级,以更好的包装提高附加值。2019年底,他用筹措来的25万元新建了厂房,协调京蒙帮扶资金78万元购买了包装盒生产设备。

  王华2019年4月就驻村期满了,但是村民把一封印有82个红手印的留任请求交到了他手上,他理解村民的心情,延长任期到今年年底。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要和村民一起共圆小康梦。

责编:刘琼